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,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,这不仅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,还能带给您与众不同的互动体验。感谢您的支持!
1951年2月,朝鲜战场爆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,这场战斗让美军至今不愿回顾。
朝鲜战争爆发后,志愿军以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压制了美军,经过三次重大战役的交锋,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进入了暂时的休整期。在此期间,彭德怀深入思考后,确定了合适的战机,为一场令美国难以启齿的战斗奠定了基础。
那么,这场战斗是如何爆发的?最终的战果又是怎样的呢?
展开剩余85%1951年初,志愿军发动了朝鲜战争的第三次战役,成功占领了汉城。然而,与美军相比,志愿军的机动性较差,且美军在空中力量上的压制,使得我们的补给线受到了严重影响。随着第三次战役的结束,我军作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。虽然美军对我军的动向一无所知,且内部因人员去留问题争执不下,但此时双方进入了短暂的休整期。
虽然我军在战斗力上展现出强大的优势,但在硬件装备上仍不如美军,特别是经过三次战役后,人员损失较大,急需补充新的兵员。因此,如何将第二批新兵顺利投入战斗,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后,朝鲜战场迎来了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。这次战役中,横城反击战作为一个战术经典,被广泛传颂。它以巧妙的穿插与迂回作战,成为了军事战术的“教科书”。
1951年1月25日,联合国军在李微奇指挥下,发动了从东西两线压制志愿军的进攻,意图迫使我军撤退至三八线以北。面对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,我军迅速调整策略,决定采取“西顶东反”的战术。
在西线,志愿军死死顶住联合国军的攻势,固守汉江南岸的防线,牵制住敌军的主力。在东线,我们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,诱导联合国军进入我们的防区,并抓住时机进行反击。通过这种方式,我军成功从侧翼包围了西线的联合国军主力,迫使其撤退。
尽管大方向已定,但具体战局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。就在西线防守压力巨大的时候,一个宝贵的机会悄然出现:联合国军在东线的横城和砥平里两地集结了大量兵力,这两个地区已经突破了我军防线,且与联合国军主力的后方脱节,形成了突出部。战场地图上,横城和砥平里就像是从敌军后方突出的一块区域,非常容易被三面夹击。如果我们能够迅速攻占这两个地方,不仅能够缓解我军的压力,还能为第二批志愿军的顺利到达争取宝贵的时间。
然而,在当时,我军的兵力有限,无法同时攻占两个地点。因此,彭德怀决策将重点放在了横城地区。那么,为什么选择横城而不是砥平里呢?我们又是如何最终歼灭横城的联合国军的呢?
通过深入研究横城和砥平里两地的战况,彭老总最终决定集中兵力攻打横城。其主要原因是,横城集结的联合国军虽然人数更多,但主要由南朝鲜军队组成,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显然逊色于美军。同时,横城的联合国军处于运动状态,还未完全稳定,这使得敌军显得较为脆弱,且突出的范围较大,非常容易被我军夹击。如果能够成功攻占横城,不仅可以进一步向南推进,还能有效遏制敌人的后方支援力量。如果战斗失败,至少我们能够稳住洪川地区,为后续作战提供有利支撑。
1951年2月9日,我军开始集结,邓华指挥下的第40、第66军及第42军主力,以及第39军1个师共九个师兵力,被集中用于围剿横城地区的联合国军。而在横城的敌军力量包括南朝鲜的一个师部和美军的一个团,兵力对比上,我军处于优势地位。我们的任务就是迅速消灭这些敌人,不能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。
到达横城地区附近时,我军准备就绪,迅速展开了战斗。2月11日,我军发起了火力急袭,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。火力压制使敌军陷入混乱,随后,我军通过精妙的战术进行分割包围。两个团从正面压制敌人,而另一个团则绕到敌军的后方,成功切断了敌人的退路。这种战术让美军始料未及,从而使敌军陷入了我军的包围圈。
在整个战斗过程中,我军的包围圈逐渐收紧,防止了敌军的突破。考虑到朝鲜地形复杂,森林密布,若包围过松,敌人很容易突围。因此,我军在战斗中严格要求包围圈的紧密度,确保不漏任何一丝破绽。
2月12日凌晨,我军第42军率先发起攻势,成功歼灭了敌军一个连队和一个营,攻占了上物安里、石子洞,并与第40军的118师成功会合,彻底切断了南朝鲜第8师与横城的联系。同时,第39军117师也在紧急行军30公里后赶到,封锁了敌人的增援通道,彻底切断了敌军的后路。
通过精准的包围与打击,敌人的抵抗力量迅速崩溃。2月13日凌晨,横城战役最终落下帷幕。这场战斗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战果,我军成功歼灭了联合国军约1.2万余人,缴获了大量战利品,包括7辆坦克、500多辆汽车,以及无数火炮和枪支。
战斗胜利后,我军继续向砥平里展开反击。但由于敌人防御工事坚固且兵力较多,砥平里的战斗相对艰难,尽管我们将敌人压缩至仅2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并击溃其一部分,但由于敌人顽强反抗,未能完全消灭敌军。
然而,横城战役的成功,依然为我军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优势,不仅为第二批志愿军的顺利入朝铺平了道路,也极大地削弱了联合国军的战斗力。而横城反击战的战术手段,特别是其灵活的穿插与迂回作战,至今仍为军事界津津乐道。
这场战斗不仅让美军和南朝鲜军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更让南朝鲜军的士兵对我军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心理。在战斗中,许多南朝鲜士兵看到我军的出现时,纷纷选择撤退,仿佛看到了不容抗拒的天兵天将。横城反击战成了联合国军的噩梦,它以迅猛的战术节奏和惊人的战果,令美军感到彻底的震慑,因此这一战役虽然不常被提起,但其意义深远,堪称穿插迂回作战的经典案例。
本文原创,已开通全网维权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。
参考资料:《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》《横城反击战:穿插迂回作战教科书》
发布于:天津市永信证券-可靠配资网-配资网平台-可靠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